-
数据运河
数据运河产品,结合隐私计算、区块链等技术,围绕数据合规授权、溯源监管、原始数据不出域、可控可计量等,为数据主管部门、运营单位、数商企业、数据使用者和数据主体(个人/企业)搭建了可信可控的数据运营和流通基础设施。具备数据供给、模型开发、运营管理、统一交付、数据资产管理、收益分配、流通监管等能力,为数据运营和流通多方主体提供一站式服务,促进数据增值开发与价值流通。
-
- 金融行业场景
- 智慧停车场景
-
- 场景描述
银行需要筛选优质企业进行贷款业务办理,而一家企业是否优质需从多维度综合判断,相关的数据分别存在于工商、劳动等不同数源单位,数据采集费时费力,且银行并不具备数据开发能力,无法将这些原始数据应用起来。
解决方案
各数源单位将数据资源上架至平台内,通过隐私计算提供至数据开发方进行模型开发,场景开发方利用模型,开发银行所需的应用场景,提供至银行使用,数源单位、数据开发与场景开发按比例进行分润,完成应用场景。
-
- 场景描述
无人值守的车位,运营一段时间后产生数量不菲的停车费积欠。车位运营公司有车牌和欠费信息,车管所有车主注册登记的联系信息。
解决方案
车欠费信息、车管所的车主联系信息、运营商的三要素信息通过安全岛隐私计算平台的分布式计算,通过运营商的短信网关向车主发送欠费催缴信息或通过智能外呼机器人向车主发送语音通知。
-
-
-
畅通数据运营和流通机制
支持数仓供给和动态供给两种模式,不论数据主管部门是否已建设数据中台、数据湖仓,均可以对数据运营和流通进行数据供给。
-
-
-
-
适配不同数据开发利用模式
数据运河平台通过多个子系统的组织,满足批量数据集、数据接口、数据模型、数据报告等多形式的数据开发和交付利用。
-
-
-
-
提供特色数据流通服务
提供专业的数据资产评估、数据托管、争议仲裁、安全审计等增值服务,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高效流通。
-
-
-
-
率先探索数据收益分配机制
探索运营主体到数据主体的收益分配。通过数据收益驱动数据能力提升,促使“数据越用越好用”。
-
金融服务、养老服务等高价值场景的深度运营案例
某地数据要素安全流通项目,遵循“数据二十条”和《浙江省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管理办法(试行)》进行顶层设计,建立了区县层面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的基本流程规范,形成具有特色的公共数据安全流通交易规则。项目以公共数据“无差别”共享为基础,结合数据沙箱、隐私计算、区块链等技术,为政府、授权运营主体、数商企业和数据使用者搭建了可信可控的数据运营和流通基础设施,实现了金融服务、养老服务等高价值场景的深度运营,探索数据产品和服务在示范区内跨省域应用和联合授权运营,实现数据价值的深度释放,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在金融服务领域,通过“创新积分”普惠贷场景解决了科创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通过13家银行总共发改4.6亿元普惠贷款;在医疗健康领域,通过“养老服务增值化”场景提供适老化改造、辅具租售、上门护理等服务,提升市场供需匹配水平,减少了企业推广成本,逐步扩展到某地13万老人中有自费意愿的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