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论剑回忆录 | 重温专家观点,预见数字中国
今年初,党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开启了数字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对于“数字中国”这一概念的具体阐述,在2021 年发布的《十四五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曾经提出,并详细阐述了数字中国内涵,包含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及数字生态等内涵。
近年来,西湖论剑·网络安全大会持续关注数字化话题,探讨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的安全建设。其中,很多重磅嘉宾观点有极具价值的前瞻性和预见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回顾一下吧。
邬贺铨:数字经济更需要成为“可信经济”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出席2022第十届西湖论剑·网络安全大会
邬贺铨表示,构建安全可信的数字世界不仅需要技术支撑,更需要制度与管理的保障。要强化网络安全意识才能居安思危,网络安全创新永不停步。
邬贺铨认为,与传统经济相比,数字经济更需要成为“可信经济”。“可信经济”是以可信网络为底座,以可信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构建具有安全运行发展生态的新经济。数字经济的发展需要IPv6、5G、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新时代信息技术赋能,也要善于利用新技术打造安全可信的基础设施与应用系统。
他说,“数据的绝对保护不是最终目的,要实现数据的不外泄,并能更好地利用共享才是目的。”建设可信网络,首先要对访问的主客体身份进行硬性管理;其次,除对主客体把关外,还要有信任评估机制。
周民:政务数据共享是数字政府的支撑和枢纽
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周民出席2022第十届西湖论剑·网络安全大会
周民认为,当前已经进入数字政府建设的新征程。在数字政府建设中,政务数据共享是其中的支撑和枢纽。他说,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已经成为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的一项重要任务,国家共享交换平台已经形成横向连接、纵向贯通的数据共享交换体系。
“在共享场景下,政务数据呈现出层级分布的特点。”周民认为,基于以上特点,政务数据共享也面临合规性风险、分散性风险、新业态风险等风险挑战。要建立常态化政务数据安全的自监管体系与安全监管体系,防范化解政务数据重大风险,把控数据共享的全链条。
具体而言,要设立敏感数据的标识,保障数据流通全链条、全可控;应对分散性风向,建立数据安全共享体系,防范数据窃取;应对新业态风险,构建数据安全创新融合能力,防范数据失控。
徐惠丽:数字治理的核心要素是大数据
时任上海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上海市城市运行管理中心主任徐惠丽出席2021西湖论剑·网络安全大会
徐惠丽表示,数字治理的核心要素是大数据,随着城运平台不断迭代完善,围绕其汇聚的数据资源将不断催生出更有价值的治理应用,数据在个人、政府、企业之间,在市、区、街镇部门之间的流通中不断创造新的价值,实现数据驱动城市治理升级。“我们始终坚守安全底线,推进公共数据分级分类管理,筑牢‘制度、技术、管理’三道防火墙,夯实安全底座。”
她说,未来的安全运营服务将提供常态化保障支撑,通过建立“纵向监督、横向联动”的安全管理组织和本地化运营团队,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汇聚全市公共数据安全大数据形成安全数据大脑,利用“实时、全样、精准”的安全大数据建立全程在线、全域覆盖、实时反馈的“城市数据安全态势地图”,从而快速有效地感知、预警、调度和处置全市城运体系安全风险,提高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和精准性,提升管理效率和应急响应能力,有效实现城市级的风险控制与应急支撑。